了解青光眼7種檢查方法,找醫生不害怕


青光眼的發生常常沒有症狀,使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視力。如果你對這個「悄悄偷走視力的賊」還沒有初淺的認識,建議你回頭讀上一篇世界青光眼週介紹,或者花個十分鐘認識青光眼。對青光眼多一分警覺,就少一分風險!

可是,就算知道青光眼的危險性,一般人可能還是不曉得怎麼著手預防。呂醫師之前有個病患才40歲,事業有成而且已經有了妻兒,因為不曉得自己是高危險群,對青光眼沒有警覺,等到晚期才來就醫,視野已損失大半。我們建議先確認自己是不是高危險群。如果是,每年應做一次檢查。再來要注意,青光眼不是只會發生在特定人身上,所有人都可能罹患青光眼,所以還是需要定期接受眼科醫師檢查並測量眼壓。

雖然眼壓是青光眼的重要因素,但越來越多的臨床經驗顯示,很多青光眼眼壓不一定會很高,甚至不見得比一般正常人眼壓來得高。因此除了測量眼壓外,還需要綜合其他檢測,才能正確判斷青光眼的存在。接著就來看看青光眼的各種檢查方法,幫助你確認你選擇的眼科有沒有完整的檢查設備,也讓你做檢查時更安心。診斷青光眼會用到的檢查方法有:視力、眼壓、隅角鏡、眼角膜厚度、視神經、視野及誘發試驗。

視力檢查

青光眼患者的視力在疾病初期通常仍相當正常,往往要到相當晚期才明顯變差,所以視力檢查並不能獲得足夠的訊息。但許多中期程度以上的青光眼患者因視野縮小,常會感覺夜間視力較差,因此測每日不同時段的視力也有助於青光眼的診斷。

眼壓檢查

一般正常人的眼壓值介於8至20毫米汞柱之間。但根據統計,超過20毫米汞柱的眼壓,每一百個健康人中就有二人如此,所以是否有青光眼的存在,光從眼壓數值判斷是不夠的,仍需靠其他檢查做綜合判斷。目前一般診所及醫療院所最常用氣動式眼壓計,利用氣體噴到角膜後產生的推力使光點移動,依光點移動的距離來換算眼壓大小。如果測得的數值令醫師懷疑,可用哥德曼式眼壓計做進一步確認。哥德曼式眼壓計是將稜鏡接觸患者角膜,利用螢光染色觀察稜鏡內的變化來判定眼壓高低,缺點是必須接觸患者的眼睛,有感染的可能。

隅角鏡檢查

青光眼分成隅角閉鎖和隅角開放,這兩種青光眼的致病機轉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隅角鏡的重要性就是分辨出究竟患者是屬於哪種青光眼。臨床上常用的隅角鏡則視檢查項目而定,如果病人能很合作地坐在裂隙燈前檢查,則一般用蔡司的四稜鏡,這種檢查方法對檢查者而言最方便,病人感覺也較舒服。

眼角膜厚度檢查

角膜厚度是眼壓測量時的一個重要因子,因為如果患者角膜較厚,測得的眼壓會比實際眼壓高;反之,如果角膜厚度較薄,所測的眼壓會較實際低。這對於高眼壓患者尤其具意義,因為有許多高眼壓患者眼壓高是因角膜厚度較厚,如果排除角膜厚度因子,其實患者眼壓並不高,所以目前角膜厚度檢查已列為青光眼檢查的一個重要項目。
                                                                              
視神經檢查

視神經盤凹陷是青光眼患者的典型病徵。直接眼底鏡是最廣泛用來檢查神經盤的方法,但它的缺點是只能以單眼檢查,立體感較差,因此仍需其他輔助檢查。目前臨床上也常用立體攝影來記錄視神經盤的影像,以便永久而精確地記錄視神經盤的變化,供日後比較,但仍不能取代詳細的檢查。常見的青光眼視神經變化如下:
















視野檢查


典型的青光眼常常會出現視野變化,包括範圍的變形、縮小或對光敏感度的減少等。因此,視野檢查成為青光眼診斷的利器。只是這種視野檢查比較適合原發性開放性青光眼的判別,而且這項檢查是完全依靠病人自主的反應,所以要多次訓練病人,並且要視病人合作態度才能獲得正確的結果。傳統的自動靜態式視野計發現青光眼典型變化時,視神經已喪失50%以上。為了突破這種狀況,科學家發展出了短波自動視野計,簡稱SWAP,它能比傳統視野計早3到5年發現高危險眼睛的視野變化。

誘發試驗

有時經過上述各種青光眼檢查仍無法確定病症,例如遇到青光眼疑似症的情況,就會進行誘發試驗,進一步判斷青光眼的存在。不過近年來敏感度較佳的視野計以及視神經檢查通常可獲得相當滿意的結果。

認識這幾種青光眼檢查後,希望愛眼的讀者們都能卸下對醫療環境的心防。趁著青光眼週,特別要叮嚀青光眼高危險群的朋友們別掉以輕心,如果已經一年沒去眼科做檢查,一定要記得去喔!


4 則留言:

  1. 請問三總眼科部有沒有AS-OCT儀器?

    回覆刪除
  2. 謝謝I-Chun的詢問,三總有AS-OCT儀器喔!/部落格小編

    回覆刪除
  3. 請問OCT檢查結果曲線落在黃色部分是否為青光眼前兆?先謝謝您的回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