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近視超過千度 不建議做雷射手術



中時電子報 2014年11月02日【陳瑄喻╱台北報導】
「醫師,我到底該不該去做近視雷射手術呢?」不少愛美女性想拋開厚重眼鏡,但卻不知道是否該動刀,眼科醫師建議,若是近視超過1千度以上,並且有免疫系統疾病的民眾,就不建議進行近視雷射手術,避免效果不如預期。

半年不摘隱形眼鏡 角膜被蟲吃

 
聯合晚報 2014年07月02日【李樹人╱台北報導】
 
日拋變周拋,周拋變月拋,月拋則不拋?一名女大學生選擇月拋型隱形眼鏡,但她一戴就超過半年,期間從未卸下,連睡覺也戴著。後來因眼睛紅腫疼痛而就醫,被確診為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被吃得剩一半厚度,原因是她洗臉時也戴著隱形眼鏡,疑因水質不乾淨感染阿米巴原蟲。 棘阿米巴角膜炎俗稱阿米巴角膜炎。

小學生越不愛動 身心視力健康均會影響

 
自由時報 2014年07月01日【邱宜君╱台北報導】
 
學童放暑假,生活如何安排?有調查發現,全台學童假日懶洋洋,窩在家裡看電視、打電動、吃零食,每天盯著螢幕高達5小時,而且越是坐著不動的孩子,越常吃垃圾食物,面臨肥胖、三高、近視的隱憂,家長應多留意。

領先全球 臺研發新藥 抑制近視

 
蘋果日報 2014年06月30日【邱俊吉╱台北報導】
 
台灣學童近視率高,調查顯示小二生約四成近視,到小六已高達六成多有近視,但治療近視方法多年來沒新進展。高雄醫學大學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一種全新化合物,動物實驗證實可避免老鼠近視惡化,預計三年內啟動人體試驗,若能順利製成藥品,將是全球數十年來,唯一沒副作用的預防近視加深藥水。

55歲白內障 和莫內同症頭


聯合報 2013年12月13日【林思宇╱台北報導】



印象派大師莫內畫展正在台北舉行,除了展出民眾熟悉的《睡蓮》等印象派畫作,也有多幅莫內晚年風格迥異之作。莫內老年罹患白內障,無法畫出細膩的線條,也失去原先對色彩的感覺。眼科醫師表示,白內障會讓視力模糊,症狀嚴重時僅能在眼前辨別手指,國內高度近視者多,應慎防白內障。

台北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提醒,高度近視者是白內障的好發族群,有些高度近視者55歲前就出現白內障。近視在600度以上的成年人,應定期追蹤視力變化,如果半年內一眼度數暴增300度以上,就要警覺可能罹患白內障。

半夜睡不著關燈用3C 傷害水晶體


聯合報 2013年12月07日【林思宇╱台北報導】



銀髮族學習使用3C產品,幫助腦力活化是好事,不過醫師也提醒,要注意使用時間,千萬別用眼過度。

若家中客廳不大,建議勿買太大電視




蘋果日報 2013年12月01日【朱正庭、蔡惠如╱台北報導】



大尺寸電視引風潮,昨在資訊月賣翻,國產品牌BenQ昨首日賣200台電視,價格超過2萬元的50型以上大電視就佔6成;韓國廠商LG(樂金)昨發表螢幕呈彎曲狀的55型曲面電視,標榜更能身歷其境超吸睛,但要價近30萬元,考驗民眾接受度。


泳鏡噴防霧 眼紅、視茫茫



聯合晚報 2013年10月31日【陳麗婷╱台北報導】


入秋天氣轉涼,熱愛游泳的民眾轉到室內泳池。眼科醫師提醒,泳鏡噴完防霧劑後不要立即戴上,以免刺激眼睛。一名20多歲男性平常有晨泳習慣,有一次因晚到,匆忙在泳鏡上噴完防霧劑後立即戴上,結果傍晚慢慢感到眼睛紅、刺痛、視力霧茫茫,嚇得趕緊到眼科檢查。


熱敷補鈣 可緩解眼皮亂跳



蘋果日報2013年10月23日【沈能元/台北報導】

有讀者到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留言詢問,常聽說眼皮跳可能是好運快來或將有大事發生,但眼皮突然一直跳,到底是什麼毛病。醫師表示,眼皮跳動可能是眼睛疲勞、缺乏鈣質,或洗髮精含磷離子、罹患眼瞼痙攣症等,若持續跳動2周以上,應盡速就醫檢查。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葉威毅說,長時間用電腦、玩手機,將導致眼睛過勞,造成眼瞼附近神經異常放電,眼瞼肌肉會跳動,可用毛巾沾40℃熱水後熱敷雙眼,每天3至4次,並閉目休息,可緩解眼皮跳動。若熱敷後未好轉,應速就醫。

神經受病毒感染
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說,眼皮跳動也可能與身體缺乏鈣質、所用的洗髮精含磷離子、罹患眼瞼痙攣症等因素有關,建議多攝取鈣質,避免使用含磷離子的洗髮精,以免磷離子滲入眼皮周遭血管,導致磷太多、鈣減少,誘發眼皮亂跳。 

至於眼瞼痙攣症好發原因,呂大文表示,可能是眼瞼附近神經受病毒感染、血管壓迫,使眼瞼肌肉異常亂跳,治療時可施打肉毒桿菌素,以阻斷眼瞼肌肉跳動,但每6個月須補打一次。

延伸閱讀
網路生活與職業病



新聞連結
圖片來源

狂用按摩椅 飛蚊症變視網膜剝離

聯合報2013年10月16日【蔡容喬、林巧璉、施靜茹/台北報導】


市售按摩器被視為運動、紓壓器材,高市一名有飛蚊症婦人,每天坐高價按摩椅,按摩頭部達一小時;過度拍打,造成眼睛出現黑點、視力惡化,醫生檢查,她已視網膜剝離,越按越糟。

乾眼症畏光 多眨眼可改善





蘋果日報 2013年09月05日【台北報導】

有讀者到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留言,指自己最近睡得少,加上電腦用得兇,出門看到陽光,眼睛幾乎睜不開,不知如何改善。醫師說,這多半是乾眼症所致,除應規律作息、少用電腦外,平常多眨眼,都可減緩症狀。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說,人類眼睛的角膜上有一層薄薄的微絨毛,當用眼過度、發生乾眼症狀時,這些微絨毛也會受到損傷,而當微絨毛受損時,原本不感刺眼的光源,也會讓眼睛感覺不舒服。

低頭族乾眼症纏身 醫籲:「藥、吃、休、睡」



健康醫療網 2013年08月16日【關嘉慶/台北報導】

乾眼症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眼科醫師發現,低頭族越來越多,門診中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罹患乾眼症;對於乾眼症的防治,最好能執行「藥、吃、休、睡」四字訣,以免病況更加嚴重,進而影響視力。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臨床上,常有用電腦的上班族因長時間注視螢幕,眼睛過於乾澀到張不開眼睛,以致痛得緊急求醫;尤其是用眼頻繁的工程師和上班族,都是乾眼症好發族群。

久盯臉書傷身 沒被按讚傷心



蘋果日報 2013年08月21日【蔡明樺/台北報導】

滑手機、平板電腦玩臉書已成全民運動,但衍生出的低頭族傷眼、肩頸痠痛患者也愈來愈多,有19歲大學生沉迷臉書遊戲Candy Crush致近視暴增至3000度;還有25歲上班族用手機玩臉書姿勢固定太久,致脊椎長骨刺。而精神科醫師則指,臉書的虛擬人際互動功能具療癒效果,有助自信心缺乏、交友圈較小者感覺被肯定。

藍光光碟 播放時不會釋放藍光




聯合晚報 2013年08月19日【陳麗婷/台北報導】  

電腦、電視、手機等螢幕解析度愈來愈高,所釋放出的藍光恐傷害眼睛,看藍光光碟會不會傷眼?醫師表示,所謂的藍光光碟,與散發藍光的螢幕不同。藍光光碟是繼DVD之後新一代光碟格式之一,採用一種藍色激光光束來讀寫操作,不同於一般DVD採用紅色光束來讀寫,因此,藍光光碟可用來儲存高品質影音及高容量資料,藍光光碟播放在螢幕上並不會因此釋放藍光。其對眼睛的傷害,與其他3C產品一樣,在於看螢幕的時間過長、用眼過度。

抗藍光 可戴黃色鏡片




自由時報 2013年08月17日【台北報導】 

科技日新月異,電視、手機畫質也愈來愈好,民眾也愈來愈愛看電視、用手機,不過,眼科醫師表示,3C產品反射出來的藍光跟紫外線一樣,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視網膜病變的民眾年齡層也因此下降,眼科醫師建議,如果要避免傷害,看電視距離應是電視對角線的2倍,而使用平板、智慧型手機時,應保持50公分距離,同時建議眼鏡鏡片可配黃色、茶色,可減少藍光傷害。

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因看藍光而眼睛視網膜病變的個案,近期門診已增加50%,且年齡層下降至20、30歲,患者眼睛好像多了一層膜,看東西都朦朦朧朧、模模糊糊,必須手術才能恢復。

市售保護貼 僅遮蔽15%藍光





蘋果日報 2013年08月13日【沈能元、徐毓莉/台北報導】 

醫界研究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螢幕藍光傷眼,國內有廠商生產手機藍光保護貼,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和《蘋果》記者實測三款市售藍光保護貼,相較未貼膜的手機螢幕,貼膜後螢幕亮度會降低,醫師估計遮蔽效果約達15%。民眾說:「就算只有15%,有總比沒有好,還是想買。」

呂大文醫師在不知三款保護貼廠牌情形下,用iPhone5保護貼看手機螢幕。他表示三款都有藍光遮蔽效果,約15%,雖效果不會太好,但確可減少傷害。

藍光傷眼 如同紫外線





聯合晚報 2013年08月17日【陳麗婷/台北報導】 

眼睛黃斑部問題,以往多半為年紀較大或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但電腦、手機等產品興起,使用過度除易引起視力模糊等傷害外,還可能引發黃斑部的病變。

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紫外線會對眼睛黃斑部造成傷害,尤其是農夫等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者,更容易引發,但現今3C追求高畫質,藍光DVD、電視等推陳出新,這些藍光如同紫外線,長時間照射,會造成眼睛傷害。


延伸閱讀
新聞主題:網路生活與職業病


新聞連結
圖片來源

拒當乾妹妹!護眼4字訣遠離乾眼症



東森華人健康網  2013年08月18日【張世傑/台北報導】 

暑假逐漸接近尾聲,但乾眼症患者卻不減反增,且有年輕化趨勢。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乾眼症患者很多都是因長期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螢幕,習慣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眼睛不適所致;醫師提出「護眼4字訣」,呼籲即早發現治療,遠離乾眼症夢魘。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醫師指出,由於年輕人經常性依賴3C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螢幕等,過於頻繁的注視螢幕,容易降低眨眼次數,加速眼球表面水分蒸發,導致眼睛疲勞、乾澀,甚至是刺痛、灼熱或流眼淚。

低頭族當心!注視螢幕8小時 工程師「張不開眼」就醫



yam天空新聞 2013年08月16日【陳鈞凱/台北報導】 

瘋3C產品,眼睛離不開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螢幕,低頭族當心變「乾哥乾妹」!門診就有一名33歲的工程師,因工作關係,注視電腦螢幕,一盯就是連續8個小時,結果眼睛過於乾澀而張不開,痛得緊急求醫。醫師提醒,過於頻繁的注視螢幕,眨眼次數減少,國內乾眼症年輕化,幾乎每10人就有1人有困擾。

夏日毒辣太陽 慎防眼睛曬傷





華人健康網 2013年08月11日【馬婉娟/台北報導】 

夏日到海邊玩,回家後卻覺得眼睛刺痛?小心角膜已經被曬傷了!毒辣的太陽下,身體要防曬,臉部要防曬,但許多人卻忘了保護重要的靈魂之窗眼睛。

醫師指出,近來有許多患者因眼睛不適求診,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到海邊遊玩,眼睛受紫外線侵蝕太久,多會開類固醇類眼藥水,建議病患回家多閉眼休息、冷敷。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近日門診中出現一些熱愛玩風浪板、衝浪的曬傷患者,而他們曬傷的部位正是眼睛,因海水會反射光線,如果從事海上活動時,沒有戴太陽眼鏡,眼睛便會受到紫外線傷害,出現刺痛、眼白變紅、怕光流淚、看不清楚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