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眼睛的警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眼睛的警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她吃中藥燉雞湯 隔天眼睛看不到


蕃新聞 2014年12月26日 【郭庚儒╱台北報導】
一名30多歲女性,日前覺得身體冷,自行到中藥房抓藥,燉了一鍋雞湯吃,當天晚上,她劇烈頭痛、眼眶發紅且腫脹,不以為意入睡;不料,隔天早晨一起床,卻發現雙眼都看不見,家人趕緊帶至醫院就診,發現是虹彩性青光眼發作,才會暫時性失明。

感冒用藥 當心急性青光眼

聯合晚報 2014年12月02日 【陳麗婷╱台北報導】
冬季感冒增,當心用藥引發急性青光眼。眼科醫師近來陸續收治幾名頭痛、視力變差的病患,檢查發現急性青光眼,原來是患者感冒自行買藥,藥物中的抗乙醯膽鹼成分,具抑制副交感神經作用,引起瞳孔放大,隅角更為狹窄、房水排不出,造成眼壓過高所致。

近視超過千度 不建議做雷射手術



中時電子報 2014年11月02日【陳瑄喻╱台北報導】
「醫師,我到底該不該去做近視雷射手術呢?」不少愛美女性想拋開厚重眼鏡,但卻不知道是否該動刀,眼科醫師建議,若是近視超過1千度以上,並且有免疫系統疾病的民眾,就不建議進行近視雷射手術,避免效果不如預期。

19歲男大生盯螢幕12小時 度數飆至2500度罹白內障

三立新聞2014年10月01日【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19歲的大學生,因為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及電腦玩遊戲、上網長達12小時,導致罹患白內障、近視度數在半年內飆升至2500度,經過手術換人工水晶體才保住視力。

日拋眼鏡 戴逾3天易感染


蘋果日報2014年09月15日【沈能元╱台北報導】
有讀者到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留言詢問,有近視、但工作須戴隱形眼鏡,該怎麼選擇鏡片,戴起來才舒適,日拋型戴超過3天會不會有問題。醫師表示,應依淚水分泌量、職業等因素選擇,日拋型戴超過3天,恐增眼睛感染、發炎風險,日拋不應變周拋或月拋。

當心潛水夫病 潛水速度需掌握


聯合晚報2014年07月18日【陳麗婷╱台北報導】

暑假不少學生參加潛水課程、夏令營,當心深潛速度沒掌握好,引發潛水夫病。有醫師最近收治兩名20多歲男性,參加暑假潛水課程,從水深處上升時,因緊張、上升速度過快,加上蛙鏡緊貼眼眶、壓力過大,導致眼結膜凸出,眼眶周圍瘀青,像打架被揍。醫師檢查發現患者鼻竇水腫、頭痛,研判為潛水夫病,趕緊以高壓氧治療才恢復。 

熬夜看世足 角膜炎、乾眼症患者劇增

 
蘋果日報2014年07月14日【方翊倩╱台北報導】
 
世足賽今落幕,這段期間不少人熬夜看球賽,甚至一整天戴著隱形眼鏡,看完球賽直接就倒頭大睡,導致角膜炎患者增一倍,乾眼症患者約增一到兩成。 

老眼昏花 小心健康亮紅燈

 
聯合報 2014年07月08日【邱俊吉╱台北報導】
 
歲月洗禮讓眼睛漸漸退化,但眼疾不僅點出視力危機,背後可能隱藏健康警訊,眼睛健康與心血管、新陳代謝及腦血管疾病高度相關。 
 
長者常見眼疾是白內障或老花眼,亞東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子倫說,這兩種常見眼疾好比白頭髮,是年歲造成的老化現象,但黃斑部退化、眼中風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還牽涉到心血管或腦部,必要時需搭配內科治療。 

夏天海邊瘋跳水 男視網膜剝離

 
蘋果日報 2014年07月08日【邱俊吉╱台北報導】
 
天氣酷熱,民眾紛紛奔向海邊、戲水設施消暑,一名二十二歲男大生到北部某水上樂園遊玩,在泳池畔跳水後右眼直冒金星,隔天仍未改善,第三天更成片片雪花,到大醫院檢查才發現視網膜剝離。

領先全球 臺研發新藥 抑制近視

 
蘋果日報 2014年06月30日【邱俊吉╱台北報導】
 
台灣學童近視率高,調查顯示小二生約四成近視,到小六已高達六成多有近視,但治療近視方法多年來沒新進展。高雄醫學大學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一種全新化合物,動物實驗證實可避免老鼠近視惡化,預計三年內啟動人體試驗,若能順利製成藥品,將是全球數十年來,唯一沒副作用的預防近視加深藥水。

近視逾6百度 恐早發白內障

 
人間福報 2014年06月24日【陳玲芳╱台北報導】
 
教育部最新統計,每三名小學六年級學生,就有兩人近視。醫師表示,3C產品普及後,近視就醫學童增加近三成,若近視逾六百度,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裂孔、黃斑出血及黃斑退化,嚴重甚至失明。 

過暑假緊盯3C瘋電玩 學童視力損傷倍增

中時電子報 2014年06月14日【陳瑄喻╱台北報導】

暑假即將到來,不少孩子寧可半夜不睡覺,宅在家裡玩電玩,曾有學生一個暑假近視暴增500多度,經治療後才逐漸恢復視力,醫師提醒家長要約束孩子使用3C產品時間,否則過了一個暑假,視力就回不來。 
 

淡橘色貼膜 可抗3C螢幕藍光

蘋果日報 2014年05月24日【吳慧芬/台北報導】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盛行,行動上網「操」到眼部黃斑部病變的病人增多。國軍高雄總醫院與成功、中山醫大合組團隊,透過人體驗證,研發出抗3C藍光光害的淡橘色貼膜,可貼在手機與平板電腦螢幕上,降低藍光造成眼病變傷害。  

3C產品螢幕 8成亮較不傷眼

蘋果日報 2014年05月04日【邱俊吉╱台北報導】

使用平板電腦或智慧手機,螢幕要調亮一點或暗一點,比較可以減輕雙眼疲勞、預防近視;醫師說,近視都和螢幕亮度無關,重點是不能看太近、太久,一般而言,亮度調到8成亮即可,太亮會讓睛眼較快感到疲累。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3C產品的螢幕亮度,和近視沒有直接關係,因為亮度對眼睛造成的負擔,來自於瞳孔的放大與縮小,當亮度強時瞳孔縮小,亮度弱瞳孔便放大,但不論瞳孔放大或縮小,只要時間久了,雙眼都會覺得疲累。

3C症候群病患與新視力商機

 

糖尿病男進補 近視暴增400度

蘋果日報 2013.1.28【陳麗婷╱台北報導】

一名三十多歲男性半年前診斷罹患糖尿病,但他自認年輕,未注意血糖控制,平常照常吃喝又不服藥,最近天冷,他常與好友相約吃薑母鴨、羊肉爐進補,近來發現視力模糊,就醫檢查近視度數從兩百度暴增為六百度,再抽血驗血糖值也狂飆,研判急速血糖變化導致水晶體水腫,近視因而暴增。

血糖飆水晶體水腫

收治患者的振興醫院眼科部醫師許粹剛說,男子近來覺得即使有戴眼鏡,依舊看不清楚,檢查才發現近視從兩百度暴增為六百度,問診發現男子已被診斷有糖尿病,近來卻常進補,進一步檢查血糖值果然也狂飆,導致水晶體水腫、膨脹,因此近視加重。

許粹剛說,還好男子視網膜沒有病變,除請他規則服藥,平時也應控制飲食,約一個月後,男子血糖值恢復正常,近視也回復為兩百度。

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提醒,天冷很多人亂吃,導致血糖偏高,進而影響視力,近來因血糖高而影響視力的患者約增一到兩成,若嚴重恐引起眼底出血、玻璃體出血、黃斑部水腫等,視力將無法回復。許粹剛呼籲,不管年紀大小,只要有肥胖、三高症狀或罹患糖尿病,即應就醫並定期監測血糖。

預防血糖影響視力 注意事項

1. 定期量測血糖,發現血糖偏高時,應服藥控制
2. 若原無近視或度數低,卻發現近視一下子暴增200~400度,應懷疑是血糖偏高,立即就醫檢查
3. 血糖控制不佳,初期影響近視度數,長久會引發眼底出血,甚至視網膜病變
4. 糖尿病患應飲食清淡、少油少糖,避免血糖飆高


資料來源:許粹剛醫師、呂大文醫師



提防眼中風 要控制三高


蘋果日報 2013年04月24日【蔡惠玲╱台北報導】


預防眼中風別大意,從控制三高做起。台北榮總眼科楊昌叔醫師、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皆表示,視網膜靜脈阻塞俗稱眼中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高危險群患者,若眼睛突然視力模糊與局部視野變暗,可能是眼中風徵兆,應提高警覺立刻就醫,以利在黃金時間搶救。 

嗯嗯不順暢 老婦眼壓暴升 眼腫頭痛就醫檢查

蘋果日報 2011.11.29【報導╱林明佳 攝影╱吳朝奎】

主任呂大文表示,一名70多歲老婦人長期眼壓偏高,後來發現有巨大結腸症,腸子某段不能放鬆,每次解便都要花1~2個小時,使眼壓屢次突破28、29mm/Hg(毫米汞柱),遠比正常眼壓高。呂大文醫師解釋,長期便祕、用力解便會讓腸壓上升,連帶使眼壓升高,青光眼患者應注意。一旦出現視力模糊、頭痛噁心、目視白光會看到如彩虹般光暈,最好盡快就醫。



呂大文醫師表示,便祕、用力解便易使眼壓升高;另待在光線不足地方用眼,因瞳孔處於放大狀態,長期會導致眼球內的液體、也就是房水排出受阻撓,使眼壓升高,提醒已有青光眼的患者應避免。



秋冬日照變短、陽光弱,易使瞳孔處於放大狀態,會使末梢血液循環變差,導致眼睛易乾澀、眼壓升高,建議少熬夜,以防青光眼上身。 



年齡為好發因素



青光眼好發老人、嚴重白內障患者或遠視達250度以上者,據統計,40歲以上罹患青光眼佔1.75%,70歲以上佔7%;此外,女性、身高160公分以下、年齡大於55歲且遠視達100~300度,若上述4點全符合,屬最易罹患青光眼的族群。 



低溫日照短易發


秋冬較寒冷,低溫易讓血管收縮,使末梢循環變差,導致眼睛易乾澀,使房水排出受阻撓;另因日照較短,易使瞳孔處於放大狀態,也會使房水排出受阻,當房水持續蓄積眼球內部,易讓眼壓升高,引發青光眼發作。 



吹奏樂器會升高


吹奏樂器如薩克斯風和用力解便,都會使腸壓升高,連帶易使眼壓升高,提醒若已患有青光眼患者,最好避免吹奏樂器,如有便祕問題也應著手改善,另也應避免長時間待在光線不良的地方看東西。 



這樣做,視線宜保持水平


現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流行,長時間低頭用眼,易使眼睛乾澀、眼壓升高,建議應將螢幕拿到跟視線一樣高,且每用40~50分鐘,就閉眼休息或看遠方。

避免在暗處用眼


光線不良瞳孔會放大,除了容易讓眼睛疲累,眼壓也易升高,提醒應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用電腦、看電視或看書,以減少眼睛負擔、避免眼壓增加風險。 



作息正常少熬夜


日夜顛倒、熬夜等,都易引起眼壓升高,出現眼睛脹痛、偏頭痛等,尤其晚上打電動或看書,眼睛缺乏休息的狀況下,眼壓就會升高,甚至使青光眼提早發生。 每半年定期檢查
年齡愈長青光眼發作機率愈高,35歲以上可半年做一次眼壓、視神經檢查。青光眼跟遺傳有關,若直系親屬有病史,最好10幾歲起每年定期做眼睛篩檢。 



頭痛噁心速就醫


眼睛紅腫、痛、視力模糊等,且目視白色燈光,會有像七彩彩虹般的光暈,還伴隨頭部劇痛、噁心想吐等症狀,最好至眼科就醫檢查確認,以免延誤治療時間。 可點眼藥水舒緩
正常眼壓為20、21mm/Hg以下,高於正常值低於30mm/Hg患者,1天點2~3次降眼壓藥水,若眼壓高於30mm/Hg採針劑注射,若無法緩解便需手術。 




醫師說,手術前充分諮詢


眼科主任 呂大文
當降眼壓藥水、針劑注射都無幫助降眼壓時,可以透過手術改善,目前有很多手術方式,如雷射紅膜切開術、青光眼濾過管手術等,可跟醫師諮詢、討論。






鼻咽癌末期 男視力急速衰退

蘋果日報 2011.11.12【邱俊吉╱台北報導】

一名30歲男子日前忽覺右眼視力模糊,拖了3周才就醫,結果發現右眼是被常見的EB病毒感染、導致視網膜發炎,而EB病毒常與鼻咽癌有關,遂再進行全身檢查,又發現是罹患晚期鼻咽癌。

醫師說,少數鼻咽癌患者會以視力快速衰退為表現,提醒有此情形者應做全身健檢。

視力1.0變不到0.1

收治病例的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說,男子右眼視力原有1.0,但在3周內,幾乎看不到東西,才到三總檢查,經測量右眼視力,發現已不到0.1,「幾乎已算是失明」,後再檢查,發現男子的視網膜嚴重發炎,抽出眼球內的房水液再檢驗,「在裡面找到EB病毒」,證實是EB病毒感染造成的視網膜炎。

過去即知EB病毒感染恐引起鼻咽癌,醫療團隊於是替男子進行全身健檢,結果真證實他罹患鼻咽癌,且病程已到晚期;呂大文說,患者右眼經治療後,視力稍有改善,但現仍接受鼻咽癌相關療程中。

呂大文提醒,視力急速衰退可能是鼻咽癌表現,患者應注意。

早發現存活率高

新竹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德種則表示,鼻咽癌若能早期發現治療,5年存活率超過8成,愈晚發現治癒機會愈差。

鼻咽癌小檔案

盛行率:國內每年每10萬人中約新增10名患者

好發:30~50歲中年人

症狀:頸部出現腫塊、鼻塞、鼻涕或痰中帶血、耳鳴、頭痛等,少數患者會視力急速衰退

注意事項:

◎忽然有上述症狀時,應盡速至耳鼻喉科、神經科或眼科檢查

◎建議定期健檢,以利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黃德種醫師、《蘋果》資料室






黃斑部病變 婦如廁過猛突瞎

蘋果日報 2011.10.11【邱俊吉╱台北報導】

一名五十多歲家庭主婦有便祕困擾,上大號特別用力,日前使勁解便時,左眼前忽然一片漆黑,就醫檢查才發現黃斑部血管已被撐破,大出血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視力再也無法恢復。醫師指該主婦有服用抗凝血劑,若有黃斑部病變不自知則易大出血,失明風險高,建議用藥前應評估眼球健康,以免顧此失彼。

收治病例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彭美玲說,該名主婦有冠心症病史,為預防中風,服用抗凝血劑已有一段時間。

眼底長新生血管

彭美玲說,該主婦最近一次排便時因苦於便祕,不斷使力,結果左眼前忽然一下子全黑,完全失去視力,主婦深受驚嚇,趕緊到該院就醫。

彭美玲表示,檢查主婦的眼底,發現她雙眼黃斑部皆有不少新生血管,是典型的黃斑部病變患者,且左眼比右眼嚴重,但主婦本人渾然不知,沒想到因過度用力,導致左眼黃斑部脆弱的新生血管被撐破,因而大出血。

服抗凝血劑所致

針對黃斑部出血,彭美玲解釋,黃斑部位於眼底中央,一出血會立刻影響視力,由於主婦的出血量太大,雖經緊急治療,視力仍無法回復;研判主婦血流不止的原因,則是與服用抗凝血劑有關。

血中鐵質易傷眼

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服用抗凝血劑雖可預防血栓,但當出血時也會較難止血,若患者不知自己有黃斑部病變,一旦黃斑部血管破裂、血流凝結不住,因血中的鐵質特別容易傷眼,恐造成失明。

呂大文說,若須服抗凝血劑,不論是否自知有黃斑部病變,最好都先到眼科評估;開始服藥後,也得注意劑量,若身上經碰觸即有瘀青,建議與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再討論用藥,以免一使力便失明。

預防黃斑部病變注意事項

1. 不吸菸,國外調查發現,抽菸者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5倍

2. 妥善控制血糖,因糖尿病易使眼球多種結構產生異常,包括黃斑部

3. 注意眼睛防曬,當紫外線強烈時,外出最好戴太陽眼鏡

4. 服用抗凝血劑者更須慎防此症,否則當黃斑部血管破裂,出血會比一般人更難凝結,失明風險大


資料來源:彭美玲醫師、呂大文醫師